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西京学院:中国教育报:西京学院首届硕士研究生毕业
2015-07-03 17:50:00
西京网

  按语:2015年6月10日上午,西京学院首届研究生学位授予仪式举行。分别授予机械工程、控制工程两个方向26名毕业生工程硕士学位,这是陕西省民办高校首批毕业的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

  事件回放: 2011,首获研究生教育资格

  2011年10月19日,央视新闻频道播出了一条令西京人振奋不已的重量级新闻:自即日起,西京学院等5所民办院校首次获准招收硕士研究生。由此开创了民办高校开展硕士研究生教育的先河,也为西京学院的发展赢得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央视给出的评论是:这5所民办院校培养的都是应用型人才专业硕士,是当地发展所急需的专业,同时也是西京学院最优势的专业之一。截至目前,除了首批参与服务国家特殊需求人才培养项目试点的机械工程和控制工程两个领域外,2014年初,西京学院又获准增列审计、艺术、建筑与土木工程三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至此,西京学院的硕士授权点达到5个。

  面对央视记者采访,西京学院董事长任万钧说:“我们招收和培养专业硕士人才是充分考虑了国家和地方经济发展的需要,特别是陕西经济发展的需要;在专业选择上,我们充分考虑到西京学院的教育资源,尤其是教师、教学设备的水平,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培养质量。”在西京学院发展史上,这条新闻无疑成为西京学院里程碑式的事件,标志着西京学院在人才培养质量和社会认可上有了质的飞跃。

  积极探索:自我完善的脚步从不曾停止

  作为全国首批具有研究生培养资格的民办高校,西京学院以“服务需求、突出特色、创新模式、严格标准”为指导思想,积极探索全日制工程硕士人才培养模式,不断积累办学经验,完善制度保障,加大经费投入,将育人教育与专业培养相结合,确保人才培养质量,满足和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实际。

  任万钧提出了具有前瞻性的“三三三”具体工作方针。对外:密切与企业合作,建立定期向上级部门请示汇报的制度,使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对内:加强导师队伍建设,加强校内研究生实验室建设,创建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同时还制定了三个宏伟目标:培养合格人才,注重科研平台的建设,创新专业硕士的培养模式。

  据校长任芳介绍,在“三三三”工作方针的指导下,西京学院着眼于地方需求,依托科研优势,植根通用航空及石油测井领域,精选工业机器人、通用航空、测井仪器作为培养方向,在工作中紧紧围绕服务需求、铸就特色这条主线,将西京学院的教学科研与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紧密结合,引入行业主管部门和用人单位共同参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此外,西京学院对研究生教育的管理体制进行了多次变更。初期西京学院成立研究生部,将学生、导师和研究生行政管理集于一身,极大地推动了研究生教育的高效运行,使西京学院的研究生教育在短短两年时间迅速步入正轨,并建立了完善的规章制度体系。2014年8月,为了使研究生培养与本、专科生培养有效衔接,资源共享,管理通畅,西京学院的研究生管理体制变更为“研究生处+二级学院”。

  三载春秋:全方位资助催生优秀的教育成果

  回顾西京学院硕士研究生教育教学所走过的历程,曾经的奋斗和努力都化成了令人欣慰的硕果。三年来,西京学院锐意创新,在研究生培养、实践基地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学生就业等方面取得了卓越的成效,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为了吸引优质生源,西京学院毅然决定对所有校内研究生给予全额奖学金,并健全了研究生助教、助研、助管、实习补贴制度。据不完全统计,三年来,西京学院共发放和投入发放研究生奖助学金103.29万元,发放导师培养津贴195万元;在研究生创新基金上投入43万元,在研究生实验室建设上投入经费560万元。随着研究生培养模式创新的深入开展,西京学院将进一步加大资金的投入力度。

  目前,西京学院已为机械工程、控制工程领域的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建成校内专用实验室9个,校内校企合作中心2个、校外实习基地17个。这对提高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动手能力、加强实验教学、加强学生健康人格的塑造,以及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及科研精神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也体现了专业硕士培养的精髓,突显了专业硕士与学术硕士的不同培养定位。

  三年来,西京学院首届硕士研究生共申请实用新型专利30项、发明专利6项、外观专利3项、软件著作1项,发表SCI文章1篇、中文核心期刊5篇、EI文章40篇,研究生创新基金立项22项,获得资助43万元,省级以上研究生学科竞赛获奖9项。

  双师型师资:打造应用创新型人才

  西京学院坚持从严治校、从严治教、从严治学、从严治考,始终引导学生树立“严谨为学,诚信为人”的观念,增强学习的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为学生提供更好的课程体验,提高学生科技创新能力。

  多年来,西京学院致力于打造一支合格的双师型师资队伍:一是不遗余力地聘请相关学科、行(企)业领域专家充实导师队伍,组建专业化教学团队;二是加强教师培训,选派青年教师到企业或相关行(企)业单位兼职、挂职,提高实践教学能力;三是通过分类评聘、培养引进等方式,逐步形成稳定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导师队伍,构建校内外双导师制;四是以校内导师指导为主,校外导师主要参与实践过程、项目研究及论文等环节的协助指导工作;五是科学合理制定考核评价标准,提高导师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目前每位导师至少开一门研究生课程,每人都有纵(横)向经费。此外,西京学院还开展了如“万钧·名师论坛”等活动助力研究生教育,深受师生的欢迎。

  “四个一”工程:彰显西京研究生教育品牌

  人才培养总是在不断探索中前进。从申报服务国家特殊需求的项目开始,西京学院就把专业硕士的培养模式定格为“工学结合 项目绑定 校企合作 双导师制”。要真正践行这种培养模式,除了在硬件方面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加强校内实验室建设和校外实习基地建设外,还需要在软件方面下功夫,那就是体现工学结合、强化实践的培养方案。

  任芳指出,“西京学院的培养方案注重专业硕士培养与职业资格证挂钩。‘毕业证+学位证+职业资格证’三证结合,是西京学院培养方案强调的特色之一。目前,2012级和2013级所有研究生均已取得相关领域的中级职业资格证书。”任芳说道,不仅如此,西京学院还注重实践环节,除1年的企业实践、1年的论文工作外,还就学术报告、专业综合实践专题等做了明确规定。

  通过几年的实践,西京学院将培养特色凝聚为“四个一”并写入人才培养方案。“四个一”即:除完成规定的学业任务外,每个学生须完成四项任务方能毕业:取得一个职业资格证;申报一项专利;发表一篇公开出版的文章;参加一个具体的企业项目,做出一件真实产品。

  2014年6月,在陕西省首届研究生创新成果展暨创新成果洽谈会上,西京学院作为仅有的一所民办高校在这里与公办高校同台竞技。在此次展会上,西京学院研究生研制的“新能源动力车”和“便携式仪器设备识别管理系统”获二等奖,刘强同学参与研制的无人飞行器项目被常州三晶国家信息技术孵化基地相中,受邀参加江苏省“龙城英才创新创业计划”。

  据悉,下一步西京学院还将开展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试点项目工作,在案例教学、多学科交叉培养、校企合作等领域开展创新与实践。

  21年艰苦跋涉,21载风雨征程。西京人山一程、水一程,一路走来一路歌,赢得了今天的蓬勃发展。每一次跨越,无不渗透着一个个西京人的心血和汗水,无不体现着西京人坚韧不拔的创业品质、求真务实的科学作风和海纳百川的宽广胸怀。伟业相承,薪火永继,今天的西京人正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进一步深化内涵建设,不断提升西京学院的核心竞争力,发扬“无私奉献、报国为民、挑战极限、追求卓越”的万钧精神,努力建成民办高等教育强校,为区域经济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作者:佚名 编辑:尚磊)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