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网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西安交通大学再现“学霸班”:升学深造率94%、SCI期刊上发表论文数篇

   西安交通大学    2020-06-22    

  94%的升学深造率,深造同学中过半进入QS排名Top50的国际高校、11人进入清华、北大;主持和参与30余项国家级、省级和校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国际、国家级、省级等各类竞赛获奖累计超过70余次;20人次在SCI期刊上参与发表论文……这一组数据是西安交大化学生物试验61班30位同学一起创造的辉煌战绩。

  一个班的同学个个优秀,到底有何奥秘?“创新性、个性化的培养是关键。”西安交通大学班主任刘华东教授解答了记者的疑惑。“学校对化学生物试验班的定位是培养化学和生物学领域拔尖人才。班级采取‘退出与吸收相结合’的动态机制,通过小班教学、翻转课堂和导师制等方式,提升授课质量,突出学生个性化培养,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热情。”

  化学生物试验61班的导师由生命学院、理学院化学系、前沿院、钱学森学院、仲英书院的教师组成,这些教师本身就是学科交叉和科学前沿的优秀代表。“导师带着我们到实验室进行科学实践,拓宽我们的学术视野,让我们有更多机会在课余接触到学科领域的前沿。”班级科技委员李明月道出了名师对于成长的熏陶作用。

  “一对一”的模式则让指导更精准。斩获多项科研成果的房欣蕾告诉记者,学业导师卢晓云教授对她科研成长帮助很大。“除了最开始科研思维、文书写作的指导外,在熟悉跟进项目后,卢老师开始让我接触更多的课题与方向。在卢老师的指导下,我在本科阶段的科研并不是局限于一个小点的研究,而是参与了多种不同方面的工作。”

  最让李明月津津乐道的,是翻转课堂的学习方式,“班里每一位同学都会参与备课讲课,我在物理化学课上讲过形状记忆合金,”李明月表示,“为了能在5-10分钟内为大家清晰讲解,我们需要在课下搜集知识、消化梳理、准备讲稿和PPT,这是一个锻炼自学能力的过程,也是一个互相交流的机会。”

  当然,除了良好管理机制、准确培养定位的有力保驾护航外,优秀成绩的取得更离不开老师的关心、同学们个人的努力和团队集体的付出。

  刘华东密切关注班里的每一位同学,发现哪些同学在学习上有困难了,就第一时间谈心谈话,谈定位、讲前途、聊压力、析问题。他特别重视学风和班风建设,班委成员认真负责,他们经常组织班会,考试期间大家相约在图书馆刷夜学习,每学期结束后都会组织集体活动,每一年都会照一次集体照,点滴小事,凝聚了深厚友谊。

  “班里的同学都很积极上进,经常能在实验室中看见大家穿着白大褂做实验的情景。”李明月说。同学们把高定位和高压力转化成了学习的动力,他们积极参与科研竞赛,竞赛类别涵盖从机器人到能源各个领域;他们热情投身志愿活动,从支教团、学长团到疫情防控青年志愿服务队,在服务中绽放光彩。

  同学们清楚,化学生物试验61班是一个大集体,只有凝聚在一起,才能发挥最大的能量。因此在碰到分歧时,大家首先想到的是集体的荣誉。房欣蕾给记者讲述了参加iGEM竞赛时的一个插曲。据介绍,当时班里共有两个队伍参加,为代表学校取得更好的成绩,两个开始互相竞争的队伍通过商量留下了进展情况更好的一队并进行了重组。“淘汰队的队员,也立即参与到另一支队伍的工作中,共同努力做到更好,我就是更换队伍的队员之一。”房欣蕾说。在这种良性的竞争和合作关系下,同学们不仅斩获了金奖,也增进了友谊。

  作为第一届化学生物试验班,师生们要面对很多“吃螃蟹”的事情。比如一些专业课是以往没有开设过的,怎么讲才能让学生最大程度地获取知识?目前课程的设置方式是否合理?对于这些问题,教师在精心设计外,也将学生邀请了进来,双方共同探讨,向着共同的目标探索前行。比如,为让学生精准了解班级特色,班主任在入学之初就向大家详细介绍了培养方案。在课程建设过程中,教师邀请学生共同讨论,不断调整、完善课程内容和授课方式。“我们既是课程的体验者,也是课程的建议者。”班长郑宇鹏告诉记者,原来有机化学这门课是64学时,老师虽然讲得很认真很细致,但因为时长原因,有一些内容还是不能讲透。“后来我们在上有机合成化学课时,发现有机化学的基础非常重要,在我们的建议下,下一届的课程时长就延长了。”郑宇鹏还提到,通过外聘教师的形式,班级开设了许多过去没有的专业课。“物理化学课聘请的是南开大学的朱志昂教授,80多岁的先生站在讲台上神采奕奕,我们在获取知识、开拓视野的同时,也看到了师者的风采。”

  由房欣蕾创作、张梦溪撰写的祝福诗,送给班里的每一位同学

  这就是化学生物试验61班,一个优秀的集体,也是一个在探索中不断成长的集体。他们班衫上写着Chemical Biology,每一位同学都有着属于自己的元素符号,各个元素单独使用即为单质,组合使用即为化合物,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同学们将自己称作“花生米”,今后虽然将各奔东西,但是他们怀揣着化生梦,将持续在不同的领域发光发热,未来可期。

关注中国教育在线陕西站
掌握最新教育资讯

分享到 更多

推荐给好友    我要收藏    我要纠错    我要打印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内容推荐
热点资讯
eol.cn简介 | 联系方式 | 网站声明 | 招聘信息 | 京ICP证140769号 |京ICP备12045350号|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0236号
版权所有 赛尔互联(北京)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CERNET Corporation
Mail to: 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