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网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完善学生奖助体系,助力“世界一流学科”建设

   西北大学    2018-11-08    

  2017年12月,在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组织的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西北大学考古学一级学科获评A+,是陕西高校仅有的五个A+学科之一,也是省属高校中唯一的A+学科。

  作为全国第二所成立考古专业的高校,西北大学考古人在六十二年来,一直秉承“志存高远、敢为人先、自强不息、执着奉献”的精神,为考古、文博行业培养了大批优秀的专业人才与专家学者。据统计,目前在我国文物保护领域,科班出身的从业人员中,有近一半是从西北大学毕业;科技考古领域的从业者中,也有三分之一出自西北大学。2017年 “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初评入围的26个项目中,有6项是由西北大学校友主持;入选“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的有3项主持人是西大校友。

  西北大学历来重视人才培养,在建设考古学“世界一流学科”的道路上,人才培养更是重中之重。为培养一流的考古学人才,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在学校的大力支持下开展了积极的探索,计划实施系列新举措,更好地保障、鼓励青年学子拓宽视野、潜心学术,力争为中国文化遗产事业培养更多具有国际视野和卓越创新能力的优秀专业人才。

  不必再羡慕刷屏各类社交网络的锦鲤啦

  学院即将为学生提供一大波“福利”

  每一个进取拼搏的文遗人

  都会成为“锦鲤”本鲤!

  建设一流学科

  实施奖助学金新体系

  目标: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面向全日制本科在校学生设立“博望”奖学金

  1、学院等额配比发放按照文化遗产学院相关规定所评定的学业奖学金(一二三等、单项奖学金、优秀学生干部)。

  2、“学习标兵”:各班奖励一学年学习成绩加权平均分排名第一者,奖金2000元。

  3、“奉献标兵”:各班奖励一位敬业爱岗、为班级积极奉献的班委,奖金2000元。

  4、“学生干部标兵”:奖励在学院团委和学生会中认真负责、表现突出的学生干部,奖金2000元。

  注:奉献标兵与学生干部标兵不可兼得。

  面向全日制非定向在读研究生设立生活补助及“博望”奖学金

  适用于文化遗产学院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且纳入全国研究生招生计划的、处于正常学制内的全日制非定向在读硕士、博士研究生。

  1、研究生生活补助:由导师及学院共同完成评审,分别对研究生每学期的学习、科研情况,以及日常活动表现情况等综合评判。评审通过者按学期发放研究生生活补助5000元。

  2、“科研标兵”:根据上一学年所完成的科研成果评选,参照学院相关规定审核计分,奖励金额为5000元/人,每年名额上限10名。

  3、“奉献标兵”:参照学院相关规定审核计分,采用积分制评选,奖励金额为5000元/人,每年评选10名。

  注:1.以上设立的奖学金和生活补助,适用于文化遗产学院考古学进入世界一流学科(培育学科)期间,目前暂定自 2018 年 9 月 1 日起,至 2021 年 6 月 30 日止。

  2.奖助办法中涉及的文化遗产学院相关规定文件,可在学院官网http://culture.nwu.edu.cn/具体查询。

  面向贫困生设立专项经费资助

  为资助优秀贫困大学生完成学业,将对文化遗产学院全日制本科生、研究生中的贫困生以及建档立卡学生发放专项经费资助。

  1、建档立卡学生,资助2000元/人。

  2、家庭特别贫困学生,资助1000元/人。

  3、家庭一般贫困学生,资助600元/人。

  建设一流学科

  实施优秀生源奖励计划

  目标:吸引优秀生源来西大攻读考古学硕士研究生

  奖励办法(面向全日制学硕)

  “硕士研究生优秀生源”指本科是“双一流”建设高校或建设学科的毕业生,推荐免试攻读我院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或第一志愿报考并被录取为我院学术学位全日制硕士研究生者。

  1

  硕士研究生优秀生源录取后,可优先选择导师;经选拔通过者可优先录取为硕博连读研究生,并提前享受博士研究生奖助待遇。

  2

  硕士研究生优秀生源第一学年直接获得一等学业奖学金,同时获得学院10000元奖励(5000元现金和5000元科研经费)。

  3

  硕士研究生优秀生源入学后,学院将优先资助外语达到要求者到国外高水平大学进行6个月以内的联合培养,以及参加本人做口头报告的国际学术会议。

  建设一流学科

  实施境外学术交流资助计划

  目标:激励学生科研进取,提高学院国际化水平

  相关资助(面向全院在读生)

  1、国际学术会议资助

  学院全日制在读学生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并符合在会议上做大会发言等条件者,每年可申请一次会议资助。

  2、研究生学术活动经费

  在校研究生参加与研究生科研方向、学科发展相关的具有一定学术意义的会议,且符合获得会议邀请函、在会议中做口头报告等条件者,可申请报销会议费,每人每次最多可报3000元。

  3、赴境外交流资助

  >>在读学生在满足英语水平要求等条件下,赴境外高水平高校、科研院所或文博单位交流学习,可享受资助。(不包括已通过校外渠道获得全额资助的学生)

  >>学院资助3个月以上、1年以内的境外交流和联合培养项目。除《西北大学赴境外资助交流学习资助办法》中规定的资助金额外,学院给予配套资助。

  >>学院资助20天以内的短期调研项目。

  以建设“世界一流学科”为契机,文化遗产学院将坚持以本为本、回归常识,结合学科特点,在奖助体系、教学模式和人才培养方式上不断改革完善,为人才培养创造更好条件、提供更好支持!

  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

  西北大学考古学研究起始于1938年西北联合大学历史学系考古学组对张骞墓的调查发掘。新中国建立后,西北大学服从国家文物事业整体布局,于1956年设置全国第二个考古学专业。经过60多年的发展,目前的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已经成为专业设置全面、目标方向明确、学术团队充实、科研条件完善、人才培养体系全面的国内一流考古学科,是我国文物事业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重要力量。

  西北大学考古学科在国内最早形成了“三位一体”的学科体系(以考古学研究为价值的认知体系、以文物保护技术为价值的保存体系和以文化遗产管理为价值的实现体系),是我国文化遗产事业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重要力量。结合所在区位优势,形成了以周秦汉唐和丝绸之路考古与文化遗产保护为重心的研究特色,在西北地区史前文化研究、早期周秦文化研究、古代游牧文化研究、历代长城综合研究、佛教考古研究、科技考古研究以及文物分析、土遗址保护等文物保护关键技术研究、文化遗产管理和大遗址保护规划研究等领域,具有明显的学科优势和鲜明的特点。

  学院师资力量雄厚,现有专任教师47人,具有正高职称的14人,副高职称的12人。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国家“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1人,“长江学者”客座教授1人,陕西省“四个一批”人才1人,省级教学名师3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占教师总数的91%。先后有多项成果获国家级、省级优秀教学成果奖。

  学院下设考古学、文物保护技术和文化遗产管理三个系,分别开设考古学、文物保护技术和文物与博物馆学3个本科专业。有考古学一级学科博、硕士学位授权点和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文物与博物馆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现有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文化遗产保护技术实验教学中心),国家级特色专业1个(考古学),省级研究生联合培养示范工作站1个(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共建),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区1个(考古学),陕西省名牌专业2个(考古学、文物保护学),陕西省特色专业2个(考古学、文物保护学),省级教学团队2个(考古学、史前考古学),2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1门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3门陕西省精品资源共享课程,4门西北大学精品课程。

  学院拥有良好的科研平台,现有文化遗产研究与保护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国家文物局砖石质文物保护重点科研基地、西北大学文化遗产保护规划中心、西北大学丝绸之路文化遗产保护与考古学研究陕西省人文社科重点科研基地、省级重点学科2个(考古学、文物保护学)、省级特色学科1个(考古学与文化遗产学学科建设)。

关注中国教育在线陕西站
掌握最新教育资讯

分享到 更多

推荐给好友    我要收藏    我要纠错    我要打印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内容推荐
热点资讯
eol.cn简介 | 联系方式 | 网站声明 | 招聘信息 | 京ICP证140769号 |京ICP备12045350号|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0236号
版权所有 赛尔互联(北京)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CERNET Corporation
Mail to: 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