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大荔中学李菲:2021年高考政治真题研究
2022-05-26 10:21:00
大荔中学
  2022年高考临近,高考真题是精雕细磨的产物,它反映了对考试内容的深思熟虑、对设问和答案的准确拿捏、对学生水平的客观判断。我们研究这些试题,就如同和试题的制作者对话,2021年全国乙卷政治试题很好体现了我国教育改革、高考改革精神,对高中的政治教学和备考有着重要的引领作用,下面,大荔中学李菲老师主要从四个方面简要评析2021年高考真题,以期对正在备考的师生有所帮助。
  一、说依据,明方向
  1、依据:高考评价体系、课标、教材(新旧教材相结合)
  2、2021年高考命题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按照“方向是核心,平稳是关键”的原则,坚持对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引导,深化基础性,优化情境设计,强化关键能力考查,增强试题开放性、灵活性,引导减少死记硬背和“机械刷题”现象,加强考教衔接,推进教育评价改革,充分发挥高考的育人功能和积极导向作用,促进素质教育发展。
  二、做真题,找规律
  1、2021年全国乙卷政治试卷双向细目表
  2、2021年高考政治试题变化
  总体来说:2021年试卷最大的变化是原全国Ⅰ卷、Ⅱ卷合并,称为“全国乙卷”,原全国III卷不变,称为“全国甲卷”。陕西省采用全国乙卷。本次高考没有提前通知两卷合一,应该主要考虑到尽量避免对考生造成心理恐慌。原全国Ⅰ卷试题相比原全国Ⅱ卷试题稍有难度,那么合卷,对我们陕西考生来讲会不会有难度,会不会没有优势呢?
  本次试题除个别试题有区分度以外,试卷整体结构稳定,难度适中。2021年全国乙卷政治试题与以往相比变化的是,供求曲线题这一热门题型没有出现。选择题12 题的推导很有创新性,区分度很大;23题再次回归漫画,考查学生对唯物论部分知识的掌握情况;18题考查了近些年没有涉及的宗教内容。主观题变化是---主观题的阅读量有所减少,设问主要考查“为什么”,而我们常考的“是什么”“怎么做”几乎没有涉及。38题考查了企业的经营战略调整的动因,设问方式比较新颖。
  3、高考试卷试题特点
  第一:突出试卷的思想性政治性,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凸显党的创新理论的指导作用。全国文综甲卷第40题围绕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形成、创新性的理论内涵、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引领作用进行考查,意在引导学生认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性、真理性和重大实践意义,增强学生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强化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情感的培育。全国文综乙卷第40题以毛泽东同志提出的“两个务必”重要思想和关于进京“赶考”的谈话为历史背景,综合考查学生运用唯物史观和文化作用的知识思考分析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的能力和水平,引导学生从百年党史中正确认识我们党始终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的密码,深刻领悟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的基本道理,增强对党的领导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
  彰显加强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重要性。在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变、国际环境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明显上升、新冠肺炎疫情大流行影响广泛深远的大背景下,为应对国际上日趋激烈的制度规则博弈,我国统筹推进国内法治和涉外法治,围绕反制裁、反干涉等采取了一系列涉外立法措施。全国文综乙卷第39题以此为素材,引导学生分析加快推进涉外领域立法工作在更好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保护中国企业、其他组织或者个人的合法权益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同时看清滥用“长臂管辖”等霸权行径的实质危害,坚持反对以强凌弱,维护公平、自由的国际经贸秩序,进而树立法治观念,提高参与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自觉性主动性。
  第二:关注生活,考查核心素养
  加强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的考查,体现考查的基础性。
  基础性关注学科主干内容,关注学生今后生活、学习和工作所必须具备、不可或缺的知识、能力和素养。把考试内容集中于学科主干,避免偏、难、繁、怪试题,意在引导课堂教学回归课程标准、回归教材,把精力集中在讲深讲透基本概念、基本原理上,夯实知识、能力和素养基础,把学生从不必要的死记硬背和“机械刷题”中解放出来,真正发挥好考试指挥棒的正向引导作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有关人大的地位、性质、组织体系、职权及其与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等知识是理解这一制度的基础,是学生应当掌握的学科基本知识。全国文综甲卷第17题围绕新修正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组织法中增加的有关专门委员会工作职责的规定,考查学生对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与专门委员会的关系,人大立法权的含义等基本知识的掌握情况。
  强调知识融会贯通的考查,体现考查的综合性。全国文综乙卷第38题以我国民族品牌新能源汽车龙头企业生产经营从“垂直整合”向“供应链开放”模式的演变历程为素材,涉及劳动生产率、比较优势、集成创新等基本概念,需要学生从描述性说明中理解概念的内涵,从不同角度解析战略转型的经济动因,不仅考查了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而且考查了分析与综合能力。
  第三:加强试题情境设计,考查学科关键能力
  一是设置简单情境,考查辨识与判断等较低层级能力。全国文综乙卷第23题以简短文字配上漫画《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种蛋得……》的方式构建情境,文字说明与构图都很简单,但包含的哲学原理很有张力,要求学生能够从文字和漫画中辨识主人公依据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的自然规律而作出“种蛋”行为的荒谬,进而判断其实际行为中包含的认识论和方法论错误。
  二是设置一般情境,考查分析与综合等较高层级能力。全国文综甲卷第39题围绕“三农”工作重心从脱贫攻坚到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历史性转移设置情境,按时间顺序列出推动战略转移的相关内容,需要学生调动有关知识,分析列出的举措对实现“三农”工作重心历史性转移的重要意义。
  三是设置复杂情境,考查学科能力的综合运用。全国文综甲卷第40题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主题,从其形成的实践基础、马克思主义理论来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智慧、理论的实践价值等多维度展开,形成复杂情境,提供了学科知识和关键能力综合考查的空间。在考查认识论、文化自信等知识的基础上,要求学生深入解析情境材料,综合运用论证与阐释、探究与建构等学科能力解决具体问题,引导学生认识生态文明建设是新时代的主旋律,从而积极参与美丽中国建设。
  三、思不足,提建议
  过去的2021年备考工作,有喜悦有成绩,有收获有不足,总书记也说,回顾历史是为了更好的前行。那么,2022年高考备考我们要做到:精简教材,用心计划,精心备课,静心教研,精准发力,要不断增强复习备考针对性和时效性,重视落实。为了实现高效备考目标,建议如下:
  ⒈回归原点,万变不离其宗,在“变”与“不变”的统一中把握高考。历年高考中的政治试题均是“变”与“不变”的统一。“变”的是材料,“不变”的是知识;“变”的是问法,“不变”的是题型;“变”的是思路,不变的是套路。无论是什么人出题,无论出题人是什么思路,无论结合什么样的社会热点,高考试题答案的组织都是围绕课本知识来展开的。因此,我们在备战高考时应当以不变应万变,回归原点,从课本知识、高考评价体系、考试说明中分析、研究、解读高考命题。我们在教学及备考工作中要做到三个回归,即回归课本,回归高考评价体系,回归考试说明。
  ⒉关注试卷新变化,从考点、分值的分布中分析高考趋势及变化,从中获取有效信息。
  3.欲速则不达。有大量高质量的试题训练,多数学生仅对对答案,缺乏深入的思考和回顾。即使前面训练过或考过,后来考试时再考仍然会错或印象不深,考生得不到高分。
  4.对学生答题的规范性要求明确,语言表述的精炼性训练欠缺,甚至鼓励学生多写答案,但高考答题纸非常有限,考生语言不精炼,普遍反映地方不够写,或者时间太紧,这些都会影响考生得分。
  5.强化学生知识体系的构建落实,考点的整理细化及系统性。
  这是李菲老师去年政治真题的一个分析总结,以期对正在备考的师生有所帮助,也希望各位即将高考的学子蟾宫折桂,收获满满!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新闻
中国教育在线 2013-06-08 09: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