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网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西安交通大学推动医学与多学科交叉研究工作

   中国教育在线    2019-08-20    

  为了加快“双一流”建设,以“三个面向”为宗旨,进一步促进医学与工学、理学、生命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等学科的交叉融合和内涵建设,提升医学与多学科的科学研究水平,在陕西省科技厅的大力支持下,西安交通大学和陕西省科技厅联合签署了《陕西省科技厅试点下放立项权与西安交通大学联合设立省科技计划项目合作协议》,专门成立了由多学科专家学者组成的医学交叉研究项目管理委员会,出台了《医学交叉研究引导项目实施办法》《医学交叉研究引导项目指南》等,筹集资金面向广大科技工作者启动了医学与多学科交叉研究工作。

  医学与多学科交叉研究工作以激励创新、提升能力、服务社会、引领未来为指导方针,鼓励学术探索与服务国家需求紧密融合,进一步提升高校承担国家重大科技项目的能力和水平,促进重点科研基地和科技平台建设,产出重大科技成果,为“双一流”建设提供坚强支撑,服务健康中国建设。医学与多学科交叉研究工作充分体现引导性、合作性、交叉性、开放性原则,鼓励广大科技工作者围绕国家和区域发展战略需求,凝练并探索解决医学与健康学科领域的重大科学问题,对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现代工程技术、颠覆性技术、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展开有组织的攻关创新,力争产生以医学医疗健康领域的原创性基础研究成果以及临床诊疗新技术、医疗仪器设备、新药物等。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五个方面:一是重大疾病发病机制研究,支持对严重影响国家西部人群健康的重大疾病如地方病、心血管系统疾病、恶性肿瘤等的病因、发生发展与发病机制,以及诊疗防治技术的研究,为上述重大疾病的防治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撑;二是人工智能与临床诊疗技术研究,支持利用人工智能与数字诊疗、医学大数据、生物信息学等技术与方法,开展地方病、心血管系统疾病、恶性肿瘤等重大疾病的分子标志物与生物诊断、治疗技术的研发,为进一步提升临床诊疗水平和能力提供支持;三是医疗仪器设备与医用材料研发,支持通过医学科学与物理学、材料科学、机械工程、电器工程以及信息科学进行交叉融合,例如磁性材料、纳米材料,以及激光技术、高压脉冲电穿孔技术、等离子体技术、3D 打印、增材制造等新兴技术,研制新型的临床诊疗仪器设备(或者核心部件)以及医用材料,促进我国在医疗仪器设备与医用材料研发领域的原始创新力和国际竞争能力;四是新药研发及药物药理作用机制研究,支持以天然产物来源的创新药物研发及其关键创新技术体系,开展自主创新药物与高端制剂、小分子靶向药物、个体化药物等重大理论与技术问题研究,并关注药物的药理作用机制研究,推动西部天然药物产业的发展;五是全球健康与药物技术评价,支持新医改重大医药卫生决策和中国深度参与全球健康治理的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开展高疾病负担慢性病和重大传染病的流行病学和健康干预研究,面向国家重大药品安全监管与治理体系建设需求,承接国家药品临床综合评价战略任务,基于全球视野开展药事管理基础性、战略性和前瞻性研究,为提升国家全民健康和药品安全水平提供循证决策支持。

  西安交通大学牵头组织的医学与多学科交叉研究工作,坚持开放创新、交叉融合、重点突破的理念,鼓励医学与多学科组建交叉研究团队,构建多学科科研合作平台,协同探索以医学医疗健康为主线的前沿重点重大科学问题。医学与多学科交叉研究工作将创新项目内部管理体制,严格项目业绩考核评估,进一步激发医学与多学科建设活力和广大科技工作者的创造性,实现医工结合、医理结合、医文结合目标,为培养一流人才,组建一流团队,开展一流研究,建设一流平台,取得一流成果,抢占健康中国科技发展制高点奠定坚实基础。

关注中国教育在线陕西站
掌握最新教育资讯

分享到 更多

推荐给好友    我要收藏    我要纠错    我要打印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内容推荐
热点资讯
eol.cn简介 | 联系方式 | 网站声明 | 招聘信息 | 京ICP证140769号 |京ICP备12045350号|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0236号
版权所有 赛尔互联(北京)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CERNET Corporation
Mail to: 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