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网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聚焦新工科建设:“新工科与一流本科建设”研讨会在西安召开

   中国教育在线    2019-07-05    

大会现场

  中国教育在线讯 7月5日,“新工科与一流本科建设”研讨会暨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工程教育专业委员会2019年年会开幕式在西安召开。本次会议由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工程教育专业委员会和西安交通大学共同主办,来自全国各类高校、相关行业协会、学会、企业以及出版单位400余名代表齐聚一堂,围绕推进新工科建设、一流本科专业建设交流经验,建言献策。

西安交大教务处处长徐忠锋主持开幕式

  中国工程院院士、西安交通大学教授郑南宁,教育部高教司理工处副处长杨秋波,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事业发展部主任吴英策,陕西省委教育工委委员、省教育厅副厅长刘建林,电子科技大学校长曾勇,西安交通大学副校长荣命哲等出席开幕式。西安交大教务处处长徐忠锋主持开幕式。

西安交大副校长荣命哲致辞

  西安交通大学副校长荣命哲在致辞中向与会嘉宾介绍了学校的基本情况以及近年来在大力发展新工科、加快推进一流本科建设等方面的举措和成效。他表示,西安交大始终把人才培养工作作为学校的中心任务,坚持本科教学基础地位,主动应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把推进新工科研究与实践作为建设一流本科教育的重要抓手和突破口。他指出,西安交大坚持“以本为本,四个回归”,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大力发展“新工科”,建立创新型人才培养新机制;积极培育质量文化,打造精准育人的大数据平台。这次研讨会是一次很好的交流机会,学校一定会认真学习,汲取经验,为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培养更多的卓越拔尖人才贡献力量。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事业发展部主任吴英策致辞

  吴英策表示,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工程教育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已形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工程教育体系。我们是工程教育大国,却还不是工程教育强国,面向未来必须审时度势、创新发展。他以“守”“破”“立”三个词分享了自己对工程教育的思考:“守”是指要从方法论的高度研究把握人才成长规律、工程技术发展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破”是指高校应破除学科壁垒,对内推动学科交叉融合,对外推进产教融合;“立”是指要确立新的体系和规则,尤其应该确立工程教育的质量意识。他希望参会代表们以问题为导向,重新审视研究新工科改革推进中的真问题,做真研究,拿出真管用的举措。

陕西省教育厅副厅长刘建林致辞

  刘建林表示,陕西省高度重视教育事业建设,通过实施“四个一流”建设计划、全面部署扎实推进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等举措,有力促进了陕西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2017年以来,教育部积极推进新工科建设,新的工科专业和工科的新要求成为共识。下一步陕西将成立各省级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依靠这些专家组织开展专业结构优化和预警机制退出研究,结合陕西省一流专业推进专业共同体建设,促进各高校专业联合发展、抱团发展和积聚发展,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他表示,陕西地处中国西部,高等教育发展面临很多困难和问题,希望各位专家多提意见和建议,帮助陕西深化改革,助推陕西教育发展。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工程教育专业委员会秘书长陆国栋致辞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工程教育专业委员会秘书长陆国栋在致辞中表示,过去一年中,工程教育专业委员会为工程教育研究和发展高等教育改革和创新做出了有利探索,比如组织国内工程教育领域的重大会议活动、开展工程教育系列学术研究活动等。展望未来,新工科是持续性的工程教育的转型变革,不仅仅是教改项目,更不是概念,而是行动,任重而道远。他表示,工程教育专业委员会将从继续推进新工科建设研究与实践工作、积极承担课题与咨询项目等方面做好相关工作,希望各理事单位能继续深入系统开展新工科研究与实践,从理论上创新、政策上完善,为打造具有中国特色的工程教育创新局面做出积极贡献。

  为什么要做新工科?新工科如何做?高校如何从事新的工程教育变革?在大会主题报告环节,杨秋波、郑南宁、曾勇等12位专家,围绕新一代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背景下的工程教育改革发展分享了他们的研究和思考。

西安交大副校长郑庆华

  西安交大副校长郑庆华在采访时指出,创新意识、创新能力是对新时代人才的迫切要求,当代大学教育不能把眼光局限在校园围墙里,必须朝着引领世界科技前沿、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建设支撑未来世界科技、国民经济或产业发展的前瞻性专业,培养引领未来科技和产业发展的人才。面向国家重大战略和产业发展对卓越拔尖人才培养的需求,西安交通大学先后出台了《西安交通大学专业建设与发展规划(2016-2020年)》和《创建中国特色世界一流本科教育行动方案》,对标“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实施要求,按照“强优、扶需、抚特”的原则,改造升级现有专业,孕育医工结合、文理渗透、管工贯通新专业,首批举办大数据管理与应用、人居环境科学与技术、人工智能等新工科专业12个;与华为、中科院自动化所等龙头企业和科研院所创办12个“菁英班”,实施不同专业、年级学生的交叉培养,增强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着力培养科学家型的工程师。

复旦大学副校长徐雷

  复旦大学副校长徐雷认为,“新工科”的内涵包括两个层面,一是新的工程教育,即要有新的理念和方法,对现有的专业进行转型和改良;二是新工科的教育,需要开拓建设新专业。他强调本科专业的设置一定要慎重,要避免借着新工科的名义,把一些很窄的行业方向拿出来作为一个新的专业。天津大学新工科教育中心主任顾佩华认为,新工科建设是一个全面的创新,深刻的变革,它要求我们重新认识工程教育,要把如何培养好人才作为首要的问题来思考。

  据了解,本次会议为期三天,除了主题报告外,还按照工科优势高校、综合性高校、地方高校,分3组举办了新工科研究与实践专题论坛以及论文分享会,各高校围绕推进新工科建设、“金课”建设等主题,结合各自的发展定位和办学特色,分享了发展理念、建设规划、改革举措和工作进展,并有30位参会代表报告了各自专业领域推进卓越工程人才培养的工作经验和心得体会。大会同期举办了工程教育学科建设研讨会、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工程教育专业委员会第五届理事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和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工程教育专业委员会第五届理事会第八次常务理事会议。

关注中国教育在线陕西站
掌握最新教育资讯

分享到 更多

推荐给好友    我要收藏    我要纠错    我要打印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内容推荐
热点资讯
eol.cn简介 | 联系方式 | 网站声明 | 招聘信息 | 京ICP证140769号 |京ICP备12045350号|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0236号
版权所有 赛尔互联(北京)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CERNET Corporation
Mail to: 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