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网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是谁催生了“家长焦虑症”

   婺城新闻网    2016-12-26    

  “在假期里,你做了什么呢?”当问孩子们这个问题的时候,答案几乎如出一辙,“做作业,上兴趣班。”纯真无邪的笑脸难以在孩子的脸上寻觅到。反观家长们,忙里抽空,带着孩子穿梭于各个兴趣班之间,乐此不疲,还冠以“为孩子再苦再累都值得”的名头。眼下,几乎所有家长聚在一起谈论的都是“报了什么英语班”“写作班怎么样,值不值得报?”;浏览一下教育网站,看到人家“牛孩”是怎么培养出来的,多少家长的感觉是“痛不欲生”;家长论坛上,大家的问候语已经换成:“你今天焦虑了吗?”

  教育专家杨东平说出了一句痛心疾首的话:“中国几千年历史上前所未有的情况已经出现,家庭教育被挤压到几乎荡然无存的地步。整个家庭教育被应试教育绑架,家长成为应试教育的帮凶。”应试教育固然是罪魁祸首,但焦虑为何来得如此汹涌?是谁催生了“家长焦虑症”?

  越挪越前的“起跑线”

  今年的幼儿园报名折射出了家长的焦虑到了白热化的程度。原本7月才开始报名,市区几家好的幼儿园的名额早在4、5月份就已报满了,双语幼儿园等一些有特色学习的幼儿园更是炙手可热。没有报上名的父母还千方百计地托关系,想要让孩子进入到好的幼儿园就读, “在好的幼儿园里孩子可以学到很多东西,比其他孩子有竞争力!”这是家长们普遍的心态,都不想让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可见,在远离高考的幼儿园,竞争已然发动。“家长们很急,很疯,很可怕。他们的普遍心态是,恨不得把小学的知识全部在幼儿园里教完,近几年家长还热衷给孩子们上各种各样的兴趣班。”从事学前教育约30年的浙江省特级教师王芳说。

  “其实他们非常矛盾,他们知道要素质教育,要孩子心理健康发展,但关键时刻还是关注知识与技能。为什么?怕孩子输。”王芳说。

  新浪微博上一条对中国教育的“吐槽”,引来了众多网民的共鸣——“中国教育的目标是‘望子成龙’;标准是‘成王败寇’;方法是‘死记硬背’;手段是‘不断施压’,还美其名曰‘压力即动力’。至于孩子们是否真实,是否善良,是否健康,是否快乐,没人去想。最需要“以人为本”的领域,却最不拿人当人。”

  家长做监工学电脑逼成“全才”

  “记得当年我们上学的时候,除了开家长会要麻烦爸妈去一趟学校,学习的事情几乎都不用麻烦家长,可是现在老师几乎天天派活,家长的业余时间几乎全花在完成这些任务上了。”这位家长的话概括了当今大多数小学生家长的生活状态。

  一个家庭里有一个小学生,起码要花掉一个大人全部的精力陪她一起学习。现在,学校大多开通了与家长联系的短信平台,老师也会将当天的作业以短信的形式发给家长,以提醒家长监督孩子的学习。学生家长林女士告诉记者,每天她的手机都会陆续收到来自各科老师的作业短信,有的短信多达整整一屏。语文老师要求家长协助子女默写、听写、看图说话,一样不能落下;数学老师要求为孩子准备两个魔方,明天上课要学习正方体的问题;英语老师要求监督孩子听录音5遍,家长陪说陪练,课文背熟后签字……为了陪孩子学习,家长连自己的时间都没有了。

  有的家长更是郁闷的喊道,学校到底是在培养孩子还是培养家长?作为一名小学生家长,还必须要熟练运用电脑上网,“很难想象,家长要是不会上网怎么办,简直就没资格做家长!”林女士说。因为很多小学,尤其是重点学校,都有自己的校园网站,都有班级论坛,很多有关孩子的信息以及家长的任务,老师都是通过校园网发布的。“我的工作本来和电脑不沾边,以前不大用,可是为了孩子,我恶补电脑知识,学会了下载软件,学会了论坛发帖,还加入了班级的QQ群,我现在整天泡在网上,都快成了网虫了。”

  如今家长难做,“学艺不精”的家长不但孩子在班里抬不起头,自己都不好意思和人打招呼。本该学校负担的教育工作,大批量地转嫁到家长身上,让人如何不焦虑?

  “独二代”面临被焦虑的命运

  家长的普遍焦虑还有一个不得不提的客观原因,那就是独生子女问题,尤其是“独二代”,可以说一出生就面临着被焦虑的命运。

  有一个故事相信能引起家长们的反思。有一个小女孩,在班里也很优秀,成绩好,是家人及老师的宠儿,就是有一个毛病,她很容易哭泣。很微小的事情,像铅笔芯断了,或皮鞋的带子打了结,都会让她抽泣不止。女孩的父亲是个物理教授,无法理解女儿的个性。他说,女儿见过很多大场面,惯于应付各种环境的压力,对着一千人独奏钢琴都从容镇静,怎么对毫不重要的生活小节却完全失去控制?

  原因还要从女孩父母说起,她的父母都很优秀,所以从她出生的一刻起,父母就为她安排了一切有益身心发展的活动。父母都喜欢古典音乐,女孩的婴儿室里也天天播放莫扎特与巴哈;父亲头脑精密,女儿的玩具也全部是发展脑力的益智游戏;母亲精通几国语言,女儿的故事也备有中、英、法、德语版本;七八岁的小小年纪,女孩就参加天才儿童独奏音乐会,博得满场掌声。

  “这是一个在放大镜下长大的孩子,她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逃不过父母的苦心观察,刻意启发。在父母的厚望下,女儿也常常处在焦虑中。在这样理智的家族环境下长大的孩子,当然无法承受这世界的不完整之处,因此,生活稍一出错,就触发起内心无比的愤怒,无比的控诉。”著名教育专家孙云晓这样分析。

  类似的故事,在“独二代”中并不鲜见。孙云晓指出,过度早教,已经成为独生子女父母的共同特点。作为父母的第一代独生子女本来就背负着过多期望,当他们有了自己的孩子,这种对下一代的期望延续下来,形成了集体“养育焦虑”,而父母的这种焦虑终究会在孩子身上留下烙印,成为“独二代”特有的“身份标签”。

  家长的“教育焦虑症”,是一种社会的痛楚与无奈,其恶果将在下一代身上展现。为此,众多教育专家发出呼吁:“家长自身同样是社会问题的受害者,需要治疗和引导,因此拯救孩子应当首先从拯救父母开始。”

关注中国教育在线陕西站
掌握最新教育资讯

分享到 更多

推荐给好友    我要收藏    我要纠错    我要打印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内容推荐
热点资讯
eol.cn简介 | 联系方式 | 网站声明 | 招聘信息 | 京ICP证140769号 |京ICP备12045350号|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0236号
版权所有 赛尔互联(北京)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CERNET Corporation
Mail to: 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