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网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暑期来临 儿童交通安全不容忽视

   太平洋汽车网    2016-08-26    

  学生们在经历了高考、或者每年一度的期末考试之后,终于捱过了紧张的“黑色六月”,迎来了轻松而漫长的暑假。辛苦了半年的孩子们似乎是脱了缰的野马,对于自己的假期充满了各种期待,或是走亲访友、或者结伴出游、或是参加各种兴趣班……

  然而,就在孩子们欣喜雀跃的同时,家长们却多了几分担忧——假期时间长,孩子没有学校的监管,自己又忙于工作,所以孩子的安全,特别是交通安全成为他们的一大心事。数据显示,我国每年有超过3.5万名0至14岁儿童遭遇交通事故的伤害,其中有1.85万名失去生命,死亡率是欧洲的2.5倍、美国的2.6倍,交通事故已经成为14岁以下儿童的第一死因。事故的大部分原因是由于青少年对交通安全知识、道路交通法律法规知之甚少,缺乏自我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因此,保护青少年的出行安全,需要家长,学校和社会高度重视。

  确保孩子的交通安全,一方面要教导儿童在日常生活中预防危险,谨慎行事,培养孩子自身的安全意识,做到提前预防;另一方面需要家长和学校组织多种形式的教育,让儿童通过参观展览、参与安全教育活动,起到教育作用;再则,儿童安全意识培养还需要家长做到言传身教,要从自身做到安全驾驶,才能为孩子做好示范作用。

  首先,在培养儿童安全意识、教导安全行为方面,可以从两方面入手:

  一方面,要给儿童灌输和讲述一些安全常识,比如在道路上行走时,要尽量靠边,不要互相追逐打闹;骑自行车要在非机动车道上靠边行驶,不能逆行等等。尤其是在平常玩耍要远离车辆和公路。虽然现在很多车辆配备了倒车雷达、后视镜等装置,但还是有一些视觉“死角”,比如距离车辆左右很近的后侧面等地方,如果孩子靠近这些地方玩耍,司机启动或泊车的时候,就特别容易发生危险,所以孩子在游戏或行走时一定要远离车辆,更不能随便进入车库等危险地方。另外,不要在街道、马路上踢球、打闹等,这样也极容易发生危险,尤其是在车辆越来越多的今天。

  另一方面,儿童乘车时的坐姿也有很多要注意的问题。很多家长为了乘坐方便,往往选择抱着孩子,或者随意让孩子坐在后排,使用车上的安全带,实际上这是很危险的。一旦出现撞击事故,大人的冲击力就会施加在孩子身上,使孩子承受更大的撞击伤害。对于儿童来说,正确的坐姿应该是坐在后排,并要配合使用安全座椅、儿童门锁等。一般来说,汽车安全带是为成人设计的,不适合儿童体形,直接使用,在急刹车或发生碰撞时,会勒伤孩子的颈部或胸部,所以,家长带儿童出行时,应尽量使用配有的儿童座椅。同时,还要落下儿童门锁,防止孩子无意中打开车门而发生危险。

  其次,除了教导正确的行为方式,学校和家长也要走出课堂、组织学生参加一些安全方面的展览或培训,比如每年一度的国际交通安全技术展览会等,都会为参观者提安全培训,使其在体验中认识到交通安全的重要性。另外,每个地区也都有不同形式的展览,比如广东在今年启动在广东省青少年交通安全展厅,集交通安全宣传、交通知识科普、安全文明出行行为培养等诸多功能于一体,借助于现代科学的技术,以现场体验、互动的形式向中小学生开展交通安全教育。

  再次,家长平常的驾驶习惯、安全意识等也对孩子起到直接示范作用,所以,日常驾驶中,家长一定要严格遵守法律法规,给孩子起到好的带头作用。家长也可以通过参与安全驾驶训练营一方面提高自己的安全驾驶技能,另一方面也让孩子参与其中,感受到安全驾驶的重要性。在近年的安全驾驶活动中,广汽本田的安驾营应该算是比较典型的活动。它每年举办一届,参加的学员不仅能系统地学习安全驾驶的相关理论知识,而且在实践项目中,可以亲自驾驶车辆体验设置项目,比如蛇形绕桩、干湿路面制动、干湿路面紧急避让、狭小空间倒库、7x7库内掉头等,这些项目涵盖了日常驾驶和险情处理等多个方面,非常实用。体验一下这些平时难处理的情况,对于车主来说能切实提高自己的驾驶技能,对于孩子则是一种示范和引导作用,使对于孩子在观看过程中,提升安全意识,对将来驾车起到预警提醒作用。

  通过家长、学校的共同监管和孩子自我意识的提高,能够更好地保障孩子安全。但我们需要认识到的是,除了交通安全外,孩子在饮食安全、居住安全以及网络安全等方面也面临着很多威胁因素,这就需要我们和社会做出进一步努力,包括整体环境的营造、相关设施的配置、政策的完善等各个方面,最终为孩子营造一个和谐、稳定、安全的生活环境。

关注中国教育在线陕西站
掌握最新教育资讯

分享到 更多

推荐给好友    我要收藏    我要纠错    我要打印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内容推荐
热点资讯
eol.cn简介 | 联系方式 | 网站声明 | 招聘信息 | 京ICP证140769号 |京ICP备12045350号|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0236号
版权所有 赛尔互联(北京)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CERNET Corporation
Mail to: 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