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网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创新”传统课堂,打造E时代高效课堂:渭南师范学院人文学院王晓红教授教学改革侧记

   中国教育在线    2019-12-20    

  2019年4月12日,网友@浚川在朋友圈晒到“到了这个时候,学校的樱花也开了吧。比起美丽的樱花,王老师的课堂更具欣赏性。那是让多少届学生毕业之后依然想回去的课堂啊。”

  2019年6月27日,网友@若初于世在朋友圈发文回忆大学老师“她还给我们布置了很有意思的作业,小组演《红楼梦》短剧,这个作业我还至今保存在我的U盘里,因为老师的课,我买了《红楼梦》,并且在大三读完了它。”

  网友@浚川是人文学院11级的汉本专业学生,网友@若初于世是17级专升本班学生,他们所说的王老师叫王晓红,是人文学院教授、“教学名师”。王晓红教授主要承担宋元文学、明清文学教学工作,从教26年来,教学业绩突出,教学效果优良,受到历届学生的欢迎和好评。

  4月17日,春日暖阳格外娇,校园光景尤为新。

  渭南师范学院镜面湖,热闹非凡。“我虽老了,年轻时也风流,爱个花儿粉儿的,今儿老风流才好……”这不是《红楼梦》中的带花打扮的“刘姥姥”吗,惟妙惟肖地表演吸引了不少路过同学观看、叫好。记者了解到正在进行微视频作业拍摄的是16级汉本班蔡丹丹小组,小组有五位同学,来自同一个宿舍226,她们选取《红楼梦》中“刘姥姥进大观园”片段,准备分别拍摄中英文两版。

  记者见到了正在忙碌着指导同学们拍摄的王晓红老师。“拍微视频,这是中文系作业吗,还以为是传媒专业呢?”面对记者好奇,王老师解释到:“教无常规。在学习古代文学时,针对学生基本故事情节熟悉但文本阅读缺乏的实际情况,采用了‘体验式教学法’,学生在阅读文本基础上,选取小说中经典情节,以小组协作方式课下拍摄 ‘微视频’‘微电影’并在课堂上点评共享。”

  “至于效果嘛,”王老师顿一顿笑道:“坚持多年,深受学生的欢迎。同学们对作业用心、专心、精心,深深地打动我、感动我。只要我们真正以学生为中心,只要用情、用心设计教学活动,就一定有收获,而且常有意外之获。”

  说话间,蔡丹丹小组的微视频拍摄完成了第一阶段任务。王老师站在树荫下,和同学们兴致勃勃地交流拍摄的体会及下一步拍摄制作的注意事项。看同学们拍摄辛苦,天气又热,贴心的王老师还发红包让大家买水喝。

  这只是王晓红教授多年潜心教学、致力教学改革一个小小的花絮。

  当记者问道:E时代给大学教学尤其是课堂教学会带来什么样的变化?

  王老师认为,进入“E时代”,教育正处在巨大的变革中。每个教育人都不能置身事外。惟有看准潮头踏浪行,方能有所作为。要不,真的会被时代“out”and “out”啦。“E时代”对课堂教学提出新的挑战:如何运用新的教学手段、新的教学模式更贴近学生,教学内容更贴近生活,使教学过程变得“有趣”“有料”“有用”。

  王老师正是这样实践的。她的课堂突出“以学生为中心”,积极适应互联网时代要求,探索运用新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教学手段,慕课、微课、翻转课堂、蓝墨云班课……让课堂真正“活”起来,“燃”起来。让学生敢于表达、乐于分享,让课堂“有互动”“有思考”“有趣味”,这就是王老师课堂大受欢迎的重要原因吧。

  6月20日,2018级专升本学生李芮刚刚上完王晓红老师课。“王晓红老师的课永远不缺少新鲜感,之前在读四大名著时,总是感觉离我们很遥远,但在王老师‘花样百出’的教学方式下,我们阅读原著,上台讲,师生辩论。这种新奇的教学方法让每一位同学都兴趣满满,受益良多。”

  王老师告诉记者:真正的好课堂一定是体现“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学习过程”教学理念,不仅仅是教师“讲得好”,而是老师“讲得好”的同时更应让学生“动得好”、“学得好”。她幽默地说,课堂“独乐乐”不如“众乐乐”。

  王晓红教授作为张虹老师学校“青年教师导师制”结对的导师,给张虹老师也带来了很深刻的影响。

  她说:“王老师的课堂对我来讲,对每一位同学来讲,永远是含金量极高的‘金课’,知识的架构宏大而完整,概念的分析精确而透辟,课堂的调度严谨而流畅。而最令我受益匪浅的,是王老师的课堂永远洋溢着的那种活力与创意,与时俱进,常变常新。”

  在采访中,记者看到王老师平时布置的作业,不仅仅有自己编写诗词名篇检测题、明清小说阅读检测题、古诗文诵读训练题等,还有利用“蓝墨云班课”的微视频、诗文朗诵音频作业、人物对联训练ppt等等,作业形式花样百出,形式多样,或说或写、或演或编,王老师说,只要有利于学生发展,传统的、现代的形式都可以。教学如烹小鲜,佐料丰富,形式多样,才能做到色香味俱全,才能吸引学生体验美味。只要花心思,只要用心,一定能找到有意思、有创意地方式。

  作为“教学名师”,对于新的教学方式,王老师总是充满了浓厚的兴趣和热情。

  1号教学楼。记者随机采访了王老师正在带课的16级汉本同学。

  马佳欣同学说:“王老师在《古代文学》中创新地使用了蓝墨云班课,带给我们新的教学体验……在我看来,蓝墨云班课的出现为师生提供了一个平台。在拍摄过程中,我们小组精读《红楼梦》,感受到了红学的博大精深;在后期制作的时候,剪视频、配乐、配音,这些对于我们汉本的学生来说都是一个陌生的领域,通过本次的视频拍摄,我们在视频制作者方面收获颇丰。”

  姬丹丹同学说:“四大名著难懂难读,可是王老师却化难为巧,另辟蹊径,使用蓝墨云班课这个平台,让我们真正走进文学,置身处地,摇身一变成为戏中人,……我们成为学习的主体,主动去阅读原著,探究故事,感受人物。完成作业的过程不正是自主学习过程的体现么?”

  记者采访了人文学院院长曹强教授。他说,王晓红教授多年立足课堂,潜心教改,积极引入引领式、体验式、互动式等教学方法,探索运用新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努力让学生在文学课上有参与感、获得感,体现了一个优秀老师的探索和担当,发挥了很好的示范作用。课堂革命,人文永远在路上,我们一直在努力。合理提升学业挑战度,增加课程难度,拓展课程深度,把课堂教学建设强起来,把教学质量提起来,将“金课”建起来。

  采访结束了,走在熟悉的校园小路上,不由想起王老师说的话:“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所有的大事都藏在细节里。教学改革是一个漫长而艰辛的过程,只要守正创新,弦歌不辍;只要用心用情,久久为功,必有收获。”  (通讯员:张谷雨)

关注中国教育在线陕西站
掌握最新教育资讯

分享到 更多

推荐给好友    我要收藏    我要纠错    我要打印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内容推荐
热点资讯
eol.cn简介 | 联系方式 | 网站声明 | 招聘信息 | 京ICP证140769号 |京ICP备12045350号|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0236号
版权所有 赛尔互联(北京)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CERNET Corporation
Mail to: 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