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网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第四届中俄交通大学校长论坛开幕:中俄交通高校国际技术转移中心成立

   中国教育在线    2017-12-15    

  中国教育在线讯 2017年12月15日,由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主办,长安大学承办的第四届中俄交通大学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及金砖国家交通类大学校长论坛在西安举行。出席本次论坛开幕式的有俄罗斯联邦26所院校代表,巴西、印度、南非、马来西亚、巴基斯坦、埃及、乌克兰、乌兹别克斯坦等国11所高校代表,我国65所院校代表、13家企业代表。本次论坛以“互联互通,合作共赢为主题”,旨在深化中俄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金砖国家高等教育合作,增进民间友好交往开启新的篇章、做出新的贡献。

  长安大学校长陈峰主持开幕式。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副会长、中国俄罗斯友好协会副会长宋敬武,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会长、教育部原党组副书记、副部长杜玉波,陕西省委常委、省委政法委书记、副省长杜航伟,陕西省政协副主席李晓东,俄罗斯联邦铁路局全权代表莫库洛夫·葛奥里·弗拉基米诺维奇,中国国家铁路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郑健,中国交通运输部总工程师周伟,中国民用航空局总工程师殷时军,西安市副市长强晓安,中共陕西省委高教工委副书记陈乃霞,陕西省教育厅副厅长刘建林,俄联邦交通大学协会会长、俄罗斯交通大学校长列文·鲍里斯·阿列克谢耶维奇,圣彼得堡国立交通大学校长潘尼契夫·亚历山大·尤里耶维奇,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交通大学校长宁滨,欧亚国际协会会长冯耀武出席开幕式。

  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副会长、中国俄罗斯友好协会副会长宋敬武致辞。他指出,2014年,首届中俄交通大学校长论坛在俄罗斯圣彼得堡成功举办,成立了中俄交通大学校长联盟,搭建起了中俄两国交通大学合作的重要平台。三年来,论坛成功举办了三届,成为中俄人文交流机制的重要内容之一,得到中俄两国政府、科研、教育和企业等各界的共同关注和大力支持。两国交通类高校间开展了一系列务实合作,从互派留学生到校际合作,再到中俄高铁研究中心等国家级科研项目的实施,在人文、教育、科研等领域的合作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宋敬武副会长表示,当前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已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两国正在加快推进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领域的合作。本届论坛聚焦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和高等教育合作,高度契合中俄两国战略需求,也是积极响应“一带一路”和“欧亚经济联盟”的倡议、深化“金砖五国”合作的实际举措。相信与会的中外交通类高校会借此机会,充分探讨、调研,为深化两国交通领域合作、增进民间友谊书写新的篇章、作出新的贡献。全国对外友协、中俄友协也将继续充分利用民间外交的优势,与中外高校通力合作,不断丰富论坛内涵,深化各方务实合作,把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推向更高水平。

  俄罗斯联邦国家铁路局全权代表莫库洛夫·葛奥尔基·弗拉基米诺维奇宣读了俄罗斯联邦议长马特维延科·瓦莲京娜·伊万诺芙娜的贺信并致辞。在贺信中,马特维延科·瓦莲京娜·伊万诺芙娜代表俄罗斯联邦委员会热烈欢迎第四届中俄交通大学校长论坛系列活动的全体与会人员。她表示,中俄两国在培养交通领域高级专业人才方面的合作是当前重要课题,这直接关系到丝绸之路经济带同俄罗斯欧亚经济联盟建设对接合作的实现。在此次论坛中,与会人员将探讨两国高校间科研学术交流、师生培训、双学位项目开展及重要文化项目的合作,得益于中俄交通大学校长联盟的高效工作机制,此次论坛还吸引了一批金砖国家大学以及其他国家的大学前来参会,高校间的合作为推动国际交通体系一体化进程做出了重要贡献。她相信这次论坛必将引起广泛的国际反响,并作为中俄社会生活及科研事业的大事件被铭记。

  莫库洛夫·葛奥尔基·弗拉基米诺维奇在致辞中表示,中俄两国在水路、公路、铁路等多个领域的合作是非常富有成效的,相信本次论坛的举办将开创一个新的创新平台,必将进一步推进“一带一路”经济带和俄罗斯欧亚经济联盟之间的对接、提升培养高端人才的质量、促进两国之间的合作。

  俄罗斯交通部部长马克西姆·索卡洛夫向论坛发来视频,向论坛的召开表示祝贺,希望参加本次论坛的与会者能够务实开展各领域的合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会长,教育部原党组副书记、副部长杜玉波致辞,围绕“互联互通、合作共赢”主题对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提出三点看法。第一,秉持发展共赢的理念,持续深化高等教育的务实合作。第二,立足服务大局的定位,切实担起高等教育的责任使命。第三,坚持内涵发展的要求,不断推进高等教育的国际化。他强调,中国高校特别是交通类高校,要积极回应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大关切,服务共建“一带一路”的实践要求,充分发挥学校传统学科的优势,主动对接“一带一路”及交通强国建设,积极开创高等教育对外开放新格局,真正担负起服务国家战略、建设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培养新工科人才的历史责任和使命担当。要努力开创人才培养、人文交流的新局面,探索多种形式的合作办学,扩大互派留学规模,加强人才联合培养,开展跨文化交流,加强国际理解教育;努力开创科技合作、校企合作的新局面,借助中俄交通高校国际技术转移中心,发挥校企各自优势,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推动政产学研协同创新,支撑服务各自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努力开创互学互鉴、共谋发展的新局面,丰富合作形式,拓展合作渠道,完善合作机制,为全方位、高水平深度合作注入新动力。

关注中国教育在线陕西站
掌握最新教育资讯

分享到 更多

推荐给好友    我要收藏    我要纠错    我要打印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内容推荐
热点资讯
eol.cn简介 | 联系方式 | 网站声明 | 招聘信息 | 京ICP证140769号 |京ICP备12045350号|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0236号
版权所有 赛尔互联(北京)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CERNET Corporation
Mail to: 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