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网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陕西科技大学:阳光助学授之以渔 立德树人久久为功

   陕西省教育厅    2017-04-01    

  陕西科技大学十五年铸就资助工作平台,将传统的保障型资助提升到发展型资助,实现物质上帮助学生、精神上培育学生、能力上锻炼学生的“精准资助”,打造特色鲜明的资助育人品牌——“阳光助学工程”,深层次推动学生资助工作的科学发展。

  ——体系健全:完善资助体系,扩大受益覆盖。学校构建了以“奖、贷、助、补、减、勤”等多种形式并举的资助体系,形成了普惠性、助困性、奖励性和补偿性有机结合的资助模式,实现了应助尽助,不让一个学生掉队。给予建档立卡学生每人每年6000元的经济补助,并对学费超过8000元的部分进行减免;对无法缴纳学费的困难新生,开通无障碍绿色通道;设立“特别资助金”,针对特殊家庭和遭遇突发事件、重大变故的学生及时进行补充资助;提供勤工助学岗位,发展校内助学事业,仅2016年,发放勤工助学工资240余万元,受益学生达9210人次。

  ——关爱周全:加强人文关怀,培养优秀品格。每逢春节等重大节日,学校领导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一起欢度佳节,并发放慰问金和慰问品,使学生感到学校的温暖。常态性开展励志、感恩、诚信等三项教育,将奖助学金评定与志愿服务工作相结合,引领学生学会感恩,勇于担当,回报社会。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实行动态关注、常态教育、及时辅导的心理健康工作机制,强化情感交流和人文关怀,培养了学生自尊、自爱、自强的心理品质。对建档立卡和零就业家庭毕业生实行个性化就业指导,优先指导、优先推荐、优先服务,保障就业,通过一个学生带动一个家庭,阻止贫困代际传递

  ——特色齐全:突出智力帮扶,落实资助育人。自2001年起,学校面向经济困难学生全面实施“阳光助学工程”,以培养自强自立精神和帮助健康成才为目标,以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践基地建设、捐助制度建设、健全精神资助体系为突破,全面提高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一是以技能培训为突破,推进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学校于2001年成立“大学生阳光助学中心”,实施“个人能力提升计划”,针对困难学生的不同需求,免费开展培训;同时组织针对性的勤工助学活动,变“劳务型”助学为“智力型”助学。“个人能力提升计划”常设家教、计算机维修与维护、文艺舞蹈和手工工艺等20余项实用技能培训课程,每年开班42班次,培训学生达2000多人次。十五年来,累计培训15297人次,提供校内勤工助学岗位9200余个、校外勤工助学岗位45000余个,累计发放工资780余万元,受训学生兼职成功率高达85%以上。

  二是以经济实体为载体,实现“输血”向“造血”转变。2005年,学校无偿提供925平方米场地,投入启动资金40余万元,创建“阳光文体用品中心”“阳光茶坊”“阳光书报亭”等三个校内助学经济实体,由学生自主创业、自主经营管理,实行独立核算。年盈利部分用于扩大实体规模,形成良性循环,部分纳入“阳光爱心基金”,用于特殊助学金发放。目前筹集基金100余万元,每年提供勤工助学岗位300余个。

  三是以经济实体和校内外捐助为依托,建立助学的长效机制。阳光助学实体经营取之于生,用之于生,拓宽了助学资金的来源渠道。通过建立起爱心帮扶长效机制,长年受理师生及校友的捐赠。目前,共有31家企业和知名院士、爱心人士在该校设立37项奖助学金。

  “阳光助学工程”把握了新常态下发展型资助的要求,实现了“劳务型助学”向“智力型助学”的转变,培育、激励和资助了一批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奋发有为、立志成才;涌现出了“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标兵”“陕西省高校优秀共产党员”“陕西省高校感动校园人物”“陕西省优秀共青团员”等杰出代表。

  “铁肩担道义,妙手着华章”,学校将坚持问题导向,把握精准资助,推进内涵发展,帮助学生把远大抱负落实到实际行动中,让勤奋学习成为青春飞扬的动力,让增长本领成为青春搏击的能量,为学生点亮理想的灯、照亮前行的路。

关注中国教育在线陕西站
掌握最新教育资讯

分享到 更多

推荐给好友    我要收藏    我要纠错    我要打印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内容推荐
热点资讯
eol.cn简介 | 联系方式 | 网站声明 | 招聘信息 | 京ICP证140769号 |京ICP备12045350号|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0236号
版权所有 赛尔互联(北京)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CERNET Corporation
Mail to: 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