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网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西京学院以信息化建设为抓手全面提升就业创业服务质量

   陕西省教育厅    2017-03-23    

  近年来,西京学院始终坚持“三个一切”的办学理念,以服务支撑引领区域经济发展为己任,不断探索创新就业创业工作,以信息化建设为抓手,从搭建信息化服务平台入手,实施精细化管理,开展个性化服务,提高科学化水平,全面提升就业创业服务能力和工作水平。

  ——统筹规划、自主研发,搭建信息化服务平台。该院在就业创业工作中高度重视信息化建设工作,一是优化组织,统筹规划。建立由主管院长任组长,大学生创业就业中心主任任副组长的就业创业信息化建设工作小组,负责制定就业创业工作信息化建设的目标及规划及信息化建设项目的计划、决策、组织、指导和监督工作。工作小组下设办公室,挂靠大学生创业就业中心,负责就业创业信息化建设项目的组织、沟通和协调及对项目建设的技术支持。二是全程参与,积极研发。针对就业创业工作内涵增加和用户需求变化,大学生创业就业中心统筹规划就业创业信息系统结构和功能,多次对就业创业服务网站、业务系统进行全新改版升级,不断丰富完善就业创业管理服务功能。注重培养就业创业工作者的信息化素养,让使用者成为规划者、建设者和推动者,主动运用信息化思维、技术梳理新的业务流程和积极研发应用系统。研发的新系统经学生试用完善成熟定型后将功能与系统平台整合,既培养锻炼就业创业工作队伍,又提高就业创业信息化系统建设和升级效率。2016年自主研发的就业创业公共信息服务系统实现学院大数据中心、就业管理系统、创业服务网等多个信息系统之间的信息交换及查询功能,实现数据互联互通,满足电脑、手机、触摸屏等多种终端环境使用需求,为广大师生及用人单位提供2万余次服务。

  ——统一口径、优化流程,实施精细化管理。该院以信息化为抓手,推进精细化管理。信息化运用之后,就业创业工作者从繁琐事务工作中解放出来,能够更好进行全局思考、系统设计、优化业务流程。以“西京学院就业管理系统”为例,系统实现多级权限分级管理,根据不同操作人员的角色自动分配权限。工作流程可视化,所有工作均以环节为模块实现流程化,做到环环把控、步步跟踪。就业数据对接学院大数据中心,自动抽取学生个人信息,及时推送就业情况,实现全院数据统一口径。从用人单位接洽开始到招聘活动全部完成,所有环节全程可视、一目了然,可后台监控和追踪全过程,及时进行检查指导。系统经过持续完善升级,现已完全满足为用人单位招聘提供优质服务的需求。系统现设置有院级领导、创就中心、教学管理、学生管理、辅导员五类管理角色,管理员账号91个。有学生信息22322条,信息包含姓名、性别、专业等43个字段。企业信息包含企业名称、营业执照号、企业类型等32个字段,有企业15643家(陕西企业10256家),其中有国有企业1115家,事业单位656家,民营企业11935家。2017年完成学生信息审察6651人次,审察签约4236人次,发布招聘活动14场,开通网络面试4场,开展问卷调查分析2次。

  ——拓宽渠道、双向互动,开展个性化服务。该院利用新媒体技术,结合90后毕业生喜爱的信息传播载体,拓展建设微信、微博、QQ群等就业创业信息传递渠道,打造“就业创业信息直通车”,提高就业创业政策宣传、招聘信息和创业项目推介传递的时效性。建立视频面试室,开通网上双选平台,为毕业生和用人单位提供定制化、个性化就业服务,提高双选互动效果。目前,西京学院正对就业创业微信公众号进行二次开发,实现就业创业信息系统和微信平台的数据“互联互通”,以满足不同客户群体的个性化需求,力争实现“指尖上的就业创业”。

  ——实时反馈、深度挖掘,提高科学化水平。该院建立以周报、月报为主,就业创业动态实时反馈为辅的就业创业信息通报和反馈机制,确保毕业生就业进展情况、就业率统计、创业人数统计等数据充分发挥辅助决策作用。在就业管理系统中建设毕业生就业意愿调查、就业状况摸底、就业信息统计分析等功能,提高统计分析的实时性和准确性。利用往届毕业生的就业数据,开展深层次数据挖掘,分析就业流向结构布局和关联数据变化趋势,为就业市场建设、就业指导服务,为学院专业设置、招生和人才培养计划编制提供决策支持,提高就业工作科学化水平。

  西京学院实施以信息化建设为抓手促进就业创业工作以来,每届毕业生人数规模约7000人左右,一次性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0%以上。毕业生的就业质量也持续提高,自主创业人数逐年增多。2015年,学院获评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2016年获评陕西省示范性就业创业指导服务机构,同时获得陕西省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试点学院、陕西省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等多个荣誉。

关注中国教育在线陕西站
掌握最新教育资讯

分享到 更多

推荐给好友    我要收藏    我要纠错    我要打印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内容推荐
热点资讯
eol.cn简介 | 联系方式 | 网站声明 | 招聘信息 | 京ICP证140769号 |京ICP备12045350号|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0236号
版权所有 赛尔互联(北京)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CERNET Corporation
Mail to: 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