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网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西安体育学院吴长龄谈中国女排精神的文化思考

   青年人    2017-02-22    

  习总书记在新年贺词中讲到的去年几件令中华儿女骄傲自豪的大事喜事当中就有“中国女排时隔12年再次登上奥运会最高领奖台”。

  中国女排这个英雄集体孕育的精神文化现象影响了几代人。今天,又是具有紧扣时代主题的模范和典型。研究探讨女排精神对我们现在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都有着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一、中国女排所获的成就和荣誉是干出来的,是用汗水和智慧铸就而成

  2016年8月21日,里约奥运女排项目强强相遇,郎平率领的中国女排在先失一局的危急情况下,经过艰苦奋战,连扳三局战胜塞尔维亚,时隔12年再获奥运冠军。那一刹那,在神州大地,在长城内外,在大江南北,包括海外华侨之间,产生了强烈反响,社会各界为“中国金花”拍手称快、由衷点赞。至今,这仍然是人们街头巷尾相聚相会的热门话题,向社会不断传递着丰厚的正能量。

  央视在当晚30分钟的《新闻联播》中用了7分钟的大篇幅对女排进行了报道,并多次强调了“女排精神”。央视著名主持人朱迅在采访女排时说:“中国女排再次夺冠,我非常激动,连续看了12小时关于女排的电视节目。”话虽有些夸张,但如实反映了那个周末那一刻一个中国人的兴奋心情。

  国运兴,体育兴。从2000年到2016年一共5届奥运会,中国军团所获金牌稳居前三甲。

  中国女排从1981年到2016年,35年内先后9次在世界顶级赛事中夺冠。

  ——30多年前,女排在东瀛大阪夺冠,作为在校大学生,我们全班同学当晚高兴地甚至有点癫狂地举着火把从小南门步行至新城广场狂欢,高喊“团结起来,振兴中华!”

  ——2015年9月6日,中国女排又一次夺冠,我正在中央党校参加全国高校书记校长班学习,到晚上11点仍然兴奋地一个人走出宿舍在校园散步,不断回想着刚才那激烈又激动人心的场面。

  ——2016年4月18日,为筹建我省排球队,我和两位同事专程拜会正在宁波备战奥运的郎指导。有幸亲眼目睹了郎平团队训练备战里约奥运的场面:女排姑娘们必须早上6点半起床,7点吃早餐,早餐后,特聘的外籍体能教练带她们通过趣味活动开始放松,8点整正式投入训练。教练把所有队员分成两组在两个场地训练。网的一边有3位男陪练,他们站在一边60厘米高的木板平台上,双手举起,有意给对方出“难题”、发“怪球”、扣势沉力大的快球。另一边6名女队员,练一传,练“背飞”,练“双快-游动”,练“扣球”,一直练到下午1点。中午饭后稍事休息,下午继续训练。训练过程中,旁边助理教练进行技术数据统计分析。晚上大家主要观看录像,进行伤病理疗。领队、教练和队员谈话,了解队员的心理状态。

  训练是比赛的试金石。在训练过程中,我们看到,郎导不时给队员们讲细节,讲注意事项。我还亲眼看到一个细节,队员们轮番练习扣球,扣完球后每个队员不管是朱婷、袁心玥、张常宁,还是当体能教练的外方教练,都主动去捡球。每个人都是平等的,没有人享受特殊待遇。

  我向郎导请教:“您怎么看队员的运动敏感期?”郎平回答:“每个队员的运动敏感期都比较短,我们每个教练都十分珍惜队员的敏感期,她们牺牲了和家人团聚、进行文化课学习、上网及和男朋友谈恋爱的时间,来到国家队进行训练。我们一定要给她们一点真正的东西,带领她们取得好成绩。这样才能对得起地方队、国家队,对得起家长,对得起孩子们,要为她们负责。”听赖亚文给我讲:魏秋月的双膝伤到软骨破裂,母亲哭着劝说“孩子咱不练了”,但她为了重回赛场,咬牙熬过了近两年的手术康复期。

  那天看完训练,我在日记中写道: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一分耕耘一分收获。郎平,太不容易了。有才华,有气场,敢担当。

  当年,袁伟民教练从严、从难、从实战出发,带领中国女排在上世纪80年代初获得“三连冠”,“女排精神”由此享誉中外,并成为全国人民学习的榜样。陈忠和表面上乐呵呵的,实际上也非常严格严厉,有时队员会被批评得哭鼻子。他说:“没有每天的积累,到时候拿什么精神去拼?”

  二、中国女排这一精神文化现象产生和释放的正能量已远远超出了体育范畴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七一”重要讲话中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在5000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党和人民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这一振聋发聩的深刻论述,对我们体育教育、体育文化工作者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中国女排是一个传奇,更是一种独特的社会文化现象。女排精神远远超出了竞技领域,对男女老幼、各行各业都起到了激励、感召和鼓舞作用,已经成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作这个课题,我到中央党校图书馆、中国体育报业总社档案室查阅了不少历史资料。1981年11月16日,第三届世界杯排球赛在日本大阪举行。决赛中,中国女排以3∶2惊险战胜东道主日本队,拿下了在世界舞台上的首个桂冠。国务院致电祝贺,《人民日报》的头版头条作了重点报道。时任中央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的习仲勋同志到首都机场迎接女排姑娘凯旋归来。即席讲道:“你们每得一分,每一场胜利,都付出了很大的代价,都是用汗水和心血换来的。从中央到地方,全国人民,各条战线,都要向中国女排学习,用中国女排那种顽强的战斗意志,英勇奋斗的精神,把各方面的工作推进一步。学生要好好读书,工人要好好生产,这是真正的庆祝。”

  1982年世锦赛,女排再度夺冠。郎平的“铁榔头”美称,袁伟民的“大将风度”,周晓兰的“天安门城墙拉网”美誉,为人传颂,扬名中外。国务院再次发去贺电:“去年你们夺得世界杯冠军,鼓舞了全国人民奋发图强、振兴中华的爱国热忱。这次比赛,你们表现了遇强不惧、百折不挠、团结一致、顽强拼搏的精神,对全国人民又是一个很大的鼓舞。”

  老一辈中央领导人邓颖超、宋任穷题词祝贺。万里副总理还设家宴招待退役老队员,关心关怀她们退役后的学习工作安排情况。著名诗人臧克家也深情题诗一首:“开场没有遇到顺风,人心像球儿吊在半空;意外一次小小失利,更显出伟大光荣的成功!脚下一道又一道险关,眼前一队又一队精兵,争看谁是强中强,中国女排扬起了雄风!”

  当时一家中央媒体在社论中这样点评:“中国女排的胜利,打出一股气来,这就是中国人民坚忍不拔,奋斗不止,自强不息,一定要立足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恢弘志气。我们开创体育工作新局面,需要这样一股气,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局面,更需要这样一股气。”女排精神成为改革开放初期那个激情燃烧岁月的时代强音。

  2004年雅典奥运会,陈忠和教练率领的中国女排依靠艰苦奋战,走出低谷,以难以置信的拼搏精神,在决赛前两局尽失的情况下,奇迹般地连扳3局,经过两个多小时的鏖战,登上世界之巅。永不服输、永不言败成为这支队伍的代名词。

  历史的指针转向了2016年夏天,在遥远的南半球巴西里约热内卢,中国女排在郎导的带领下,顶住压力,团结奋战,顽强拼搏,再次令人信服地夺得了奥运冠军。2016年8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会见中国体育代表团全体成员时说:“我们讲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我们不以胜负论英雄,同时英雄就要敢于争先、敢于争第一。中国女排不畏强手、英勇顽强,打出了风格、打出了水平,时隔12年再夺奥运金牌,充分展现了女排精神,全国人民都很振奋。”

  回想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女排连续战胜了美国、日本、前苏联这样的世界强国队伍,在国人最需要自信的时候给了国人自信,成为支撑中华民族砥砺前行、迎头赶上的重要精神支柱。

  中国女排这种精神,超越排球、超越竞技,与人类跨越前行道路上障碍而进行的每一次创造相通,同人类追求更幸福美好生活的每一次努力与共。点燃中国激情的女排辉煌历史,和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征程同步。这种精神,正是今天我们要实现伟大的“中国梦”所需要的。

  三、中国女排的顽强作风、超强战斗力是我们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活素材、好样板

  在文化学中,当一种现象以同样的形式反复出现时,其中就含有规律性,成为某一历史时期、某一国家(民族或地域)文化发展中带有典型和标志作用的事情,这些现象称为文化事象。中国女排长期地、连续地在国际顶级大赛中取得优异成绩,女排精神不断发扬光大,它的产生绝不是偶然的,一定有其内在的必然的东西。我一直在思考这样一个问题,中国女排9次登顶成为世界冠军,不论是在国内国际、体育圈内圈外,还是在高层政要和普通民众中都产生了巨大反响,确实是一个值得令人关注的一个文化现象。

  ——争强争胜,追求卓越

  这次女排里约之旅,犹如坐过山车般地惊险刺激。小组赛勉强出线,并不被外界看好。到了淘汰赛阶段,女排姑娘们逆转两届奥运会冠军且是“东道主”的巴西队,半决赛淘汰荷兰,一鼓作气“拿下”塞尔维亚。开始虽表现慢热但发挥越来越好的队伍战斗力惊人,国人为之兴奋,世界为之震撼!中国女排在郎导的指挥下,大家拧成一股绳,敢打敢拼。失误了,大家没有互相抱怨指责,而是互相加油鼓劲,“输球大家一起扛,赢球后大家一起狂”;和东道主巴西队的那场比赛至关重要。郎导在准备会上对姑娘们说:“咬一口是一口,反正不能让巴西轻松过了我们这一关。”正是靠这股韧劲、这股拼劲,该亮剑时必亮剑,该出手时就出手,狭路相逢勇者胜,中国女排姑娘们笑到了最后。

  历史上,女排精神具有顽强拼搏、永不言弃的英雄基因。她们处顺境不得意忘形,保持冷静争创更大优势;处逆境不怨天尤人,努力化劣势为优势。即使对手再强大,她们也毫无惧色,一球一球地拼、一分一分地咬,直到比赛的最后一刻!

  30多年前,中国女排成为“拼搏”的代名词,2016年夏天女排再次夺冠,重新激荡起国人对女排精神的美好回忆,同样是因为“拼搏”。她们刻苦训练,永争第一,在比赛中战胜一个又一个困难,赢得一次又一次胜利,成为我们的国民英雄、青年楷模、励志榜样。

  ——团队团结,爱国敬业

  排球是一项集体运动,主教练和助理教练需要团结合作,教练和队员之间需要团结信任,队员和队员之间需要心领神会的配合。入选国家队,就要有责任有担当,祖国利益高于一切。

  “她们不是一个人在战斗,靠的是集体力量。”一位资深专家说:“女排姑娘大家拧成一股绳,这样才有合力,才有韧劲,才坚强,才不易断,这就是团队的力量”。

  谈论中国女排这个英雄集体,不能不提到“五朝元老”赖亚文。她从1999年起,先后辅佐主教练胡进、陈忠和、蔡斌、俞觉敏,到现在的郎平,亲眼见证了中国女排走出低谷再创辉煌的全过程。赖亚文甘当绿叶,自称已“嫁给排球”,她了解中国女排队史,了解对手情况,了解每个队员的特点,她是球队的“大管家”“参谋长”,是队员的严师、好大姐。

  2012年伦敦奥运,中国女排在1/4决赛中2比3不敌日本队,最终名列第五,人们忘不了姑娘们痛哭的场景。郎平毅然接起没人愿接的摊子。祖国的召唤使他们义无反顾勇挑重担,爱岗敬业的精神使他们带队苦战,重新崛起。

  郎平曾经一度辗转欧美执教,带领意大利和美国女排取得了辉煌成绩。郎平的“出走”也引发了一定的争议。郎平说:“我是作为一名职业教练接受这份工作的,无论是带中国队,带意大利队,还是带美国队,都是尽心尽责的。无论走到哪里,我时时刻刻记得,我是一名中国人。”

  中国女排用业绩告诉人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永不过时。中国女排队员心怀祖国,兢兢业业,成就了自己,鼓舞了国人。“忠诚,就忠诚自己的土壤;追求,就追求自己的理想。”

  ——谦逊好学,开放包容

  中国女排非常善于学习他人的长处,把握世界女排发展最新潮流,兼容并蓄,融美欧和日韩先进打法为一体,创造出了一套独有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技战术体系。

  1965年,应周恩来总理的邀请,日本著名教练大松博文到中国执教,开创了外教来华执教的先河。1981年,中国女排首次夺冠,袁伟民教练接受采访时说:“日本排球界朋友对中国排球运动的发展帮助很大。今天中国队所以能夺得冠军,是与中日两国排球界的交流、日本排球界对我们的帮助分不开的,这是中日友好的结晶。”

  拿郎平教练的团队来说,中国女排既继承了老女排快速多变的优良传统,“短平快”让人由衷赞叹;又跟上了欧美排坛的“高大化”趋势,网前防守好,把后攻作为战术体系的有机组合,双主接应“立体三角”也已经逐渐建立。中国女排甚至也学习了亚洲日韩的长处:作风顽强,防守好,注重技战术细节。既学欧美的高,又仿日韩的快,在消化吸收的基础上勇于创新,形成了有中国女排独有的“高快结合、灵活多变”的战术体系。

  大家看到,郎导的教练团队中,有两个“老外”,是郎平从美国聘来的医疗师和体能教练,其中一个就是年轻时训练沙滩排球的“圈内人”。他们用现代化运动生物力学、医学康复手段,对每个队员进行动态的监测,做好训练和赛后恢复。郎导说,他们在核心力量上的训练,有自己独到的一套。在这方面,美国、德国处于领先地位。一个有战斗力的团队,就要吸收借鉴最先进的训练理念。

  ——精心育苗,人才辈出

  我们发挥举国体制的优势,集中力量办大事,使女排人才辈出。一些省非常注重排球运动的发展,从县到地区到省上,不同层级的体校,发现苗子,手把手培养苗子,为她们的成长成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中国女排集体在发展成长的过程中,也成就了一个又一个闻名于省、闻名于中国、闻名于世界的名将。这次出征里约奥运会的12名队员,江苏贡献3人,福建贡献2人,这个现象绝不是偶然。30多年前,江苏贡献了孙晋芳、张洁云,福建贡献了郑美珠、侯玉珠。1981年那一届,带队的是来自江苏的袁伟民,2004年带队的正是来自福建的陈忠和。

  郎平成为中国女排史上以队员和主教练身份获得冠军的第一人。陈忠和也创造了一个奇迹,他从陪练员成为一个大国奥运会队伍的主教练。我们不能不为中国女排这块肥沃的土地感到赞叹。

  郎平教练善于发现培养新人,敢于大胆使用新人。在郎导的队伍里,3年发现了3个新人,2013年的朱婷,2014年的袁心玥,2015年的张常宁。这3名球员平均年龄不到21岁,但实力和潜力却已经到了世界排坛顶尖水准,被大家称为“朱袁张”。这次征战里约奥运,在双方处于胶着状态时,又是郎平,大胆使用刘晓彤、龚翔宇。两名小将登场之后,果然不负厚望,带来了一场“青春风暴”。

  ——注重细节,讲究战术

  世界上获得前几名的女排球队不仅技战术配合流畅,而且都很注重细节,想尽办法减少自身失误。双方实力接近的比赛,失利的球队往往就输在一些细节上。中国女排就特别注重抠细节,“追求每一分”和“认真打好每一球”折射出了中国女排对细节的精雕细琢。

  当年袁伟民带队时,为了让姑娘们练出球到手上就能控制住的本事,他让男陪练拿着球从高台上朝下“砸”,队员则站在墙角处接,接不起3个好球就不能停。平时多训练,赛时少遗憾。

  中国女排在各个位置都力争实现科学配置。一传抓稳定,当年陈招娣、陈亚琼,这次里约奥运的林莉、张常宁的一传就相当到位稳健。人们看到最风光的是朱婷这样的主攻手,但也需要恰到好处的二传。二传把球传好,除了自身技艺外,一传是否到位至关重要。中国女排三条线无缝对接、配合默契,靠的就是磨炼小技术。

  我反复回放观看了里约奥运会女排和荷兰、塞尔维亚的两场交战录像,面对决定国家队命运的巅峰对决,对方的男性主教练,夹着战术夹不停地走动、呐喊。我们的郎平,指挥若定,在关键时刻的暂停、换人、战术布置和调整显示出一代名帅风范,和强敌对抗,关键时候斗的是主帅的心力。

  四、女排精神是中华体育精神的瑰宝,研究挖掘这一宝藏对我们今天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开展核心价值观教育有重大现实意义

  体育事业是党和国家总体发展战略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体育事业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和辉煌的成绩,中华体育精神的宝库越来越丰厚,影响也越来越大。

  1961年,容国团在赛场留下“人生难得几回搏,此时不搏更待何时”的名言。

  邓亚萍刻苦训练,敢于吃苦,最终才练就一身精湛的技术。只要她站在乒乓球台前,坚定的眼神,旺盛的斗志,成为球迷对邓亚萍的形象定格。萨马兰奇先生说:“邓亚萍那种不服输的劲头,代表了运动员的风貌。也完美地诠释了奥林匹克的运动精神。”

  姚明篮球技艺高超,为人幽默风趣,热心公益,倾力扶贫帮困,形象阳光健康。李娜勇立潮头,在训练比赛模式上创新最终登上世界之巅。

  特别是中国女排,是我们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的活素材、好样本,人们点赞郎平、点赞女排,是对女排精神的认同和点赞。

  中华体育精神作为中国体育的精髓和灵魂,其内涵被普遍概括为“祖国至上、敬业奉献、科学求实、遵纪守法、团结友爱、艰苦奋斗”,它践行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彰显了文化自信,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学习女排好榜样有利于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

  体育作为一种文化,与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有着天然的联系。从“东亚病夫”“锻炼身体,抵御外侮”到屹立于东方的“体育大国”;从“国破家亡”“一穷二白”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国体育、中华体育精神的发展史就是一部党团结带领各族人民自强不息、砥砺前行的奋斗史。

  遥想1908年,“中国奥运第一人”、南开老校长张伯苓先生在《天津青年》杂志上发表了著名的“奥运三问”:“中国人什么时候能够派运动员去参加奥运会?中国运动员什么时候能够得到一块奥运金牌?中国什么时候能够举办奥运会?”——斗转星移,祖国从积弱积贫逐步走向强盛、富裕、文明,2008年8月8日北京举办第29届奥运会,百年圆梦,“奥运三问”终于有了一个完整圆满答案。

  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女排决赛,中国队和美国队争夺冠军。中国女排越打越好,以3:0战胜美国队取得冠军。洛杉矶的一位老华侨目睹了这一盛况,他感慨道:“我花100美元买了一张票,25%是看比赛,75%是为了看升国旗。”

  ——学习女排好榜样有利于广大民众激发艰苦奋斗、爱岗敬业的情操

  古往今来,无数优秀中华儿女拼搏奉献,战胜了各种艰难险阻,使古老的中华文明千年传承,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焕发出勃勃生机。这种精神在我国体育健儿身上体现得更直观深刻、更淋漓尽致、更撞击心灵。

  郎平、袁伟民、刘国梁等著名教练临场指挥从容不迫,每临大事果敢决断,堪称一种风范,一种艺术。他们不是天生帅才,他们靠的是不断学习,不断总结,不断创新,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到钟爱的事业上。“吃常人所不能吃的苦,忍常人所不能忍的气,做常人所不能做的事。”

  著名诗人郭小川说:“乒乓球这个运动项目和这个集体,乃是革命青春的化身,乃是革命江河的一股支流,乃是启发人、鼓舞人、感动人的一阵春风和一片阳光,他们给予我们的,不仅有胜利的喜悦,艺术的享受,还有精神的鼓舞和思想的启发。”

  ——学习女排好榜样有利于在青少年朋友当中开展规则意识教育、法治意识教育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国有国法,行有行规。《奥林匹克宪章》、各单项体育联合会章程以及各项竞赛规则就是教练员、运动员训练、比赛中应遵循的准则。运动员要严格遵守竞赛规则,尊重对手、尊重裁判、尊重观众,更要恪守体育道德,反对兴奋剂。这就是公平公正。

  足球比赛中有“越位”,网球羽毛球有“出界”,竞技场上犯了规要受到警告和惩罚,这些与我们进行法制教育、规则教育有相通之处。

  跳水比赛时,运动员准备就绪,观众不能鼓掌喧哗。网球、乒乓球、斯诺克比赛时,人们拍照时要注意不开闪光灯。高尔夫运动、武术比赛有基本礼仪。比赛讲究“文明观赛事,理智对输赢”。所有这些,对培养青少年朋友增强规则意识、按规矩办事都有很实在的潜移默化作用。

关注中国教育在线陕西站
掌握最新教育资讯

分享到 更多

推荐给好友    我要收藏    我要纠错    我要打印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内容推荐
热点资讯
eol.cn简介 | 联系方式 | 网站声明 | 招聘信息 | 京ICP证140769号 |京ICP备12045350号|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0236号
版权所有 赛尔互联(北京)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CERNET Corporation
Mail to: 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