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网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香港文汇报专访西北政法大学赵馥洁教授谈关学精神

   陕西省教育厅    2015-12-07    

原题:“习马会”引关学热 “民胞物与”当为人类共同价值观  

《香港文汇报》2015年12月2日 记者 熊晓芳

  不久前,来自陕西富平的习先生和来自陕西扶风的马先生在新加坡会面。交谈中,马英九引述关学宗师张载名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期待与习先生一起努力,为中华民族开创更加和平灿烂的未来。而此名言,习近平也曾在多个场合引用。两人共同“爱好”引发了社会各界对关学的关注。

  期间,正值中国首部对历代关学基本文献进行系统整理与研究的大型丛书——《关学文库》首发式暨研讨会在北京举行。记者近日专程采访《关学文库》编委会副主任、关学研究专家、陕西省社科联名誉主席、西北政法大学资深教授赵馥洁。赵教授表示,关学自宋代张载创立后延续800余年,崇礼贵德,经世致用,强调责任与使命,其核心“民胞物与”当成为21世纪人类的共同价值。

  儒雅博学,举手投足间皆显大家风范。在西北政法大学校园内一间普通的办公室,刚从北京参加《关学文库》首发式回到西安的赵馥洁先生侃侃而谈,“关学流传800多年来,虽有诸多不同观点,但一脉相传的是关学精神。”

  关学是由北宋张载创立至清末,长期流传于陕西关中地区的理学学派。800年间,薪火相传,绵绵不绝,影响深远。北宋中期,张载讲学关中,他的学术思想被称为“关学”,北宋以后,以至清末,关中地区,学人迭出,虽无严格的师承授受关系,但大都尊张载为“关中士人宗师”,在不同程度上都接受了张载的影响,继承了张载的学术旨趣,由此形成了在精神气质、学术宗旨、价值追求和治学作风上有共性的地域学派,成为宋元明清时期理学中的一个有地域文化特徵的重要学术流派。总体来说,关学精神包括“立心立命”的使命意识、“勇于造道”的创新精神、“崇礼贵德”的学术主旨、“经世致用”的求实作风、“崇尚节操”的人格追求、“博取兼容”的治学态度。

  张载的气一元论本体论哲学是中国封建社会后期唯物主义哲学发展的重大成果,对后代产生了深远影响。它“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崇高使命意识和承担精神,它“旋起新知”、“勇于造道”的独创精神,它“民胞物与”、“大心体物”的道德理想和宏大胸襟,它重视节操、刚正不阿的人格追求,它“经世致用”、“开物成务”的求实精神,它博取兼容、不守门户的学术态度等等,不但是优化哲学、社会科学学者精神品格和治学作风的宝贵营养,更重要的是提升人的综合素质和人文精神的宝贵资源。

  “横渠四句”倡自觉使命意识

  赵馥洁认为,关学主导精神即为习马会所提:“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因张载是陕西省眉县横渠镇人,世称横渠先生,此四句被冯友兰称之为“横渠四句”。“横渠四句”所体现的崇高的使命意识和承担精神,利于增强当下社会人们的使命感和文化自信。

  经过数百年流传,关学已形成独特的人文精神。其中,赵教授说,“横渠四句”可以说是一种自觉的使命意识。“为天地立心”,就是培养真正的人,成为天地的灵魂;“为生民立命”,就是为百姓找到精神家园,提供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为往圣继绝学”,就是将因各种冲击中断的孔孟等圣人之道和学问继承下来;“为万世开太平”,则是为大众提供美好的社会理想。赵馥洁说,张载是一个有自觉学术使命意识的哲学家,“横渠四句”精辟地表达了他要用自己的哲学为人们提供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文化观和社会观。

  值得称道的是,张载学无师承,他的哲学是自己经过几十年探求、体会出来的。他勇于创新,自称“学贵心悟,守旧无功”,不仅在中国哲学史上第一次建立了比较完整的气一元论哲学体系,开辟了朴素唯物主义哲学的新阶段,还成为中国哲学史上第一个从思维与存在关系的哲学理论高度批判佛教唯心主义的哲学家,同时,他还是宋代理学的奠基人和宋代四大学派之一——关学的创始者。

  核心精神“民胞物与”追求和谐

  关学“以礼为教”,崇尚古代礼制,重视道德教化。在礼制上,张载平生用心于“复三代之礼”,认为推行“三代”的井田制可以实现“均平”理想。在德教上,张载认为“知礼以成性、性乃存,然后,道义从此出”,把“礼”和“德”贯通,由“崇礼”引申到“贵德”。由此他提出了自己的道德理想和精神境界。

  张载提出,“乾称父,坤称母。予兹藐焉,乃混然中处。故天地之塞,吾其体;天地之帅,吾其性。民,吾同胞;物,吾与也。”就是说,天地是我们的的父母,人与万物皆由天地所生,皆秉承天地之气、天地之性而成,因此,人与人、人与物有其共同的本源。所以,人与人应该是同胞关系,人与物应该是朋友关系。赵馥洁认为,关学精神核心则是“民胞物与”,意指人与自然和谐,人与人和谐。“张载关于天人和谐、人际和谐、人物和谐的思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当成为21世纪人类的共同理想和共同价值观。”

  张载讲“诚明互用”方为立身之本,倡导“民胞物与”的道德境界,“太和之道”的崇高理想和“大心体物”的人生态度。认为每个人都应该以万民为同胞,以万物为朋友。追求至高无上的和谐,以及“视天下无一物非我”的普世价值境界。张载这种“崇礼贵德”的学术宗旨,对关学有深远影响,后代关学学者都不同程度地认同和发扬了这种精神。

  关学影响秦人性格重节操

  赵馥洁特别讲到,关学学者,大都治学与做人并重,努力把真理追求和人格追求相统一。他们不但在学术研究上作出了杰出贡献;而且在砥砺节操、锻铸人格方面,为学人们树立了崇高的榜样。崇尚节操的精神也是由张载开风气之先的。张载中年时代,正是王安石任宰相行新法之际,对王安石的新法,张载在政治上是基本赞同的,但由于他是北方学者,在“南北异乡,用舍异道”的风气盛行之时,他又不能不同“旧党”多有联系,而与“新党”“语多不合”。加之其弟张戬(当时任监察御史)与王安石矛盾尖锐,使张载深感不安,觉得“时已失,志难成”。为了不卷入新旧党派之争,他毅然托病辞职,“谒告西归”,隐于“人不堪其忧”的穷乡僻壤以讲学著述为生,“处之益安”,其高尚气节,为时人所称道。后来关学学者多能继此高风,弘扬道德、重视节操,养成了高尚的道德品质和超群拔俗的气节。

  著名作家陈忠实说:“历数历史上陕西乡贤,可以发现,明主忠臣贤子廉吏义士多,认贼作父、卖主求荣的汉奸小人少。推而广之,可以说,秦人直,这个直是正直;秦人义,这个义是正义;秦人有气势,这个气势是浩然之正气。”应该就是关学精神对于秦人浑厚、坚实、耿直、质朴性格的一种深远影响吧。

关注中国教育在线陕西站
掌握最新教育资讯

分享到 更多

推荐给好友    我要收藏    我要纠错    我要打印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内容推荐
热点资讯
eol.cn简介 | 联系方式 | 网站声明 | 招聘信息 | 京ICP证140769号 |京ICP备12045350号|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0236号
版权所有 赛尔互联(北京)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CERNET Corporation
Mail to: webmaster@cernet.com